首页关于我们协会动态HR资讯人物访谈学术沙龙会展与培训友好往来会员专区HR社区
 
 
   
您的位置:中国人力资源协会 >> 学术沙龙 >> 论文荟萃
 
 
印度人力资源开发的经验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来源:《世界华商经济年鉴》  作者:蔡承荣  发布日期:2011-4-14

  近年来,印度的经济发展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普遍认为它的经济状况将不断改善,并将在世界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印度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这与他们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密切相关。印度与我国同为当今世界人口大国,因此学习和借鉴其宝贵的经验并借以推进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意义重大。印度在智力开发、生存和劳动能力开发方面的经验尤其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一、印度人力资源开发的经验

  (一)智力开发的经验

  1.实施扫盲计划。印度政府通过向社会底层的广大农民提供黑板、地图、图表等基本教学工具的“黑板行动”开展扫盲运动,还动员社会上层的志愿者帮助那些没有机会入学的人扫盲。随着“黑板行动”的展开,印度国民的识字率有了很大提高。据统计,到2004年为止,全国已有四分之三的男性人口和一半以上的女性人口能够识文断字,男女受教育水平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此外,印度的扫盲计划还包括“大众半文盲行动计划”、“农村半文盲计划”等。

  2.普及初等教育。主要包括:普及教育设施,即为所有6至14岁的儿童提供就近入学的教育设施,使学校与家庭住所的距离保持在初小(1至5年)步行1公里之内、高小(6至8年)步行3公里之内;普及入学率,使所有6至14岁的儿童全部入学;普及保持率,使所有学生从1年级起就按部就班地完成小学8年学业;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使小学的师资力量和教学大纲能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印度政府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对所有的学校从1至5年级全部实行免费教育,除北方邦之外,其它所有小学中的6至8年级也是免费教育;为在学儿童免费提供午餐、校服、课本、文具以及为女生提供出勤奖学金;通过大力开展对教师的培训活动和编制出高质量的《十年制学校课程大纲》的方法来提高初等教育的质量。

  3.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之一。印度高等教育的规模一直在稳步扩张,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9.2%,其中有两点经验特别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1)实行低收费政策发展高等教育。印度把高等教育视作社会福利事业,因此印度的公立高校一直实行低收费政策,收费标准上调幅度很小,有的学校则几十年没有调整标准。以尼赫鲁大学为例,2006-2007学年,尼赫鲁大学的本科生和硕士生年学费仅为216卢比(约合37.24元人民币)、杂费114.5卢比(约合19.74元人民币)①;印度理学院2006-2007学年硕士生年学费为4000卢比(约合689.66元人民币),但该校每个学生每月都享受5000-10000卢比(约合862.07-1724.14元人民币)的奖学金,所以缴费也只是象征意义的了②。(2)出台多项措施帮助弱势群体学生完成学业。其一,专门为弱势群体学生保留了较大比例的大学入学名额,如印度中央所属高校52.5%的大学入学名额都保留给弱势群体学生了;其二,免除学杂费和住宿费;其三,发放教育贷款。

  (二)生存和劳动能力开发的经验

  1.普通教育职业化。为了使普通教育与学生日后的两种需要(继续深造和直接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印度政府在1978年开始实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制,即在前10年对中小学生着重进行普通教育,然后在接下来的两年分别设立两套课程,一套是着重帮助学生准备到高等院校继续深造的相关课程,另一套则是帮助学生通过职业教育培训以便顺利实现就业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能力以及实际需要自主进行选择。

  2.注重对技术工人的培养。印度政府非常注重通过多种专业技术学校培养技术工人。如工业职业培训学校招收受过8年教育或11年教育的学生,在学校进行工程和非工程专业的脱产训练,工程专业学制为2~4年,非工程专业的学制为1年,主要培养技术工人以及各种水平的手工艺工人和工匠。技术高中或多科技术学校招收学完两年普通初中的学生,修业3年,培养手工艺工人,发给技术员证书。在高中顺利完成工业科目的职业科学生也可以提前毕业,直接进多科技术学校的最后学年学习。

  3.推行学徒培训制。适应印度上个世纪60年代工业迅速发展、技术工人严重缺乏的实际需要,印度政府制定了《学徒法》并在大中型企业中执行。该法规定:在140个专业中必须实行学徒制;学徒期限一般为1~3年;不同的工种,技术工人带培学徒的比例不同,如机械工要求10名技术工人带1名学徒,工具模工和餐饮服务业每2名技术工人带1名学徒③。

  4.实施高级职业培训计划和针对特殊人群的培训计划。实施高级职业培训计划的目的是培养从事高等和尖端技术的技术员和高级技工。印度政府先是在马德拉斯创立了高级职业培训学院,随后各地纷纷建立了上百个高级职业培训机构从事培养技术员和高级技工的工作。针对特殊人群的培训计划,主要是指专门针对妇女和残疾人提供的职业培训。印度有专门的职业培训学校为妇女提供高级技术培训,各邦政府还有专门面向妇女推行的123项工业培训计划,培训的专业主要是服装、缝纫、刺绣、针织、秘书和电子操作等。对残疾人的职业培训由政府机构、私人团体和企业各自筹办。

  (三)其他相关经验

  1.注重师资培训。小学教师的职前培训期限一般是两年,受培训的小学教师大多是初中毕业生,学习的课程包括教育理论、与社区共同工作、教育内容与方法及教学实践;大学本科毕业生必须在教育或师范学院修满一年师范课程并取得教育学士或教育硕士后方能担任中学教师,这一年师范课程的内容包括教育学理论、教学法和教育实习、参与社区教育工作;职业技术教师资格由全印度职业技术教育理事会规定,地区性的技术师范学院培养多科技术学校教师,中央训练学院培养工业训练学校和艺徒训练学校教师,还有一所中央教育培训与研究院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工作和培训教师。印度还十分重视对教师进行在职培训。各地的教育学院和其他师资培训机构都承担对教师进行函授与面授相结合的培训任务。

  2.把培养软件人才当成国策。印度软件业的成就举世瞩目,其IT领域创造的辉煌首先应归功于被誉为“计算机总理”的拉吉夫。甘地,他于1984年高瞻远瞩地提出了“要用电子革命把印度带入21世纪”的治国方略。在这一正确思想的引导下,从1998年起,印度政府制订了一系列促进国家信息化的政策,其中下大力量培养软件人才的政策尤为引人注目。这些政策主要包括:制订了加速培训和吸引软件人才回国的具体政策、从儿童开始普及计算机教育、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大批软件应用人才、通过高等学校培养出类拔萃的软件工程师、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模式等。

  二、印度人力资源开发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一)智力开发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1.通过大力发展基础教育有效提高整个民族的知识和文化水平。各国的基础教育既有普遍适用的相同之处,又有各具特色的差别之点,而正是这些差别之点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印度下大力量实施扫盲计划,其“黑板行动”和从“普及教育设施、普及入学率、普及保持率、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四个方面普及基础教育的经验,对我国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2.通过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世界各国均把“培养高科技人才和应用型、实用型人才”作为高等院校的主要目标。印度实行低收费政策发展高等教育和出台多项措施帮助弱势群体学生完成学业的做法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虽然我国在发放教育贷款方面已经做了多年的尝试,但在专门为贫困群体学生保留较大比例的大学入学名额和免除学杂费、住宿费方面尚未起步。

  (二)生存和劳动能力开发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印度的普通教育职业化,使得初中以上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能力以及实际需要,自主选择继续深造或直接就业,这一制度有效地避免了出现中国这种“千军万马挤上独木桥”现象的发生;注重对技术工人的培养、推行学徒培训制和实施高级职业培训计划,可以有效解决技术工人和高级技工严重缺乏的状况,这对解决我国面临的相关问题至关重要;实施针对特殊人群的培训计划,可以有力促进弱势群体就业的顺利实现,从而有助于保持社会稳定。

  (三)其他相关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1.师资培养是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人力保障。印度为了加强对师资的在职培训和保证培训质量,全国师范教育委员会提出,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应保持一贯性,职前教育的目标和奖励办法在在职培训计划中应有所反映,凡经过学习又获得证书者,其证书需经过邦政府或雇佣单位认可方能有效。上述措施有力地保障了印度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这为印度进行成功的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坚实的人力保障。

  2.法律支持是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制度保障。适应工业迅速发展和技术工人严重缺乏的实际需要,印度政府制定了《学徒法》并在大中型企业中执行,此举有效地培养了大批适应印度实际需要的合格技术工人。《印度大学拨款委员会法》规定,享受政府拨款的大学不得超标准和超范围收费。为规范私立院校和不享受政府拨款学校的收费行为,印度人力资源开发部颁布了《关于实施高等和技术教育包括管理教育的私立和不享受拨款的教育机构收费标准的规定》。这些法律和规定为印度有效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1]宋晓梧、张小建、陈宇:《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中国劳动出版社,1997年,第555页。

  [2]李建忠:《中国教育报》,2006年9月22日。

  [3]王鑫、吴先球:《中国教育报》,2003年9月7日,第四版。

  注释:

  ①据印度2005-2006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印度人均年收入为17823卢比,学杂费仅占人均收入的1.8%.

  ②李建忠:《中国教育报》,2006年9月22日。

  ③宋晓梧、张小建、陈宇:《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中国劳动出版社,1997年,第555页。

 
 
 
 
 
首页  |  关于我们  |  协会动态  |  HR资讯  |  人物访谈  |  学术沙龙 |  会展与培训  |  友好往来  |  会员专区  |  HR社区